深圳印象
难忘的军旅生活,难忘军中兄弟,更难忘我们兄弟那些年走过的路,经过的那些难忘的事。
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三年,一列列军车,一车车的军人从全国各地开到深圳,这些都是我的战友,响应党的号召来参加特区建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
我是其中的一员,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一日,我和我的战友乘坐专列(闷罐),经过一个星期的长途跋涉,到达了我们连长口中的南方大都市,(我们连长很有眼光)深圳市,当我们的军车行驶在深南大道时我们见到的竟是一条这样的道路;一条只见黄土不见车,有车一跑尘满天(只有乡道的级别)深南大道;
初来乍到深圳,我们所见到的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一个边陲小镇,最繁华、最集中的东门老街,能见的就是东西、南北的十字街(解放路和人民路),街的两边是清一色的两、三层砖瓦房,街上行人无几。
到了这块神秘又让人向往的土地,我们在这里安营扎寨,从此扎根深圳,伴随着深圳一起成长、变迁。
一九八一年初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一支队深圳部队(现:深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国第一高层建筑(电子大厦)开始,深圳的变迁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电子大厦建设过程,我和我的战友驻扎在离电子大厦一公里处的一个低洼的水沟边,住的是从鞍山带过来的铁皮房,没水喝自己动手打井,饮用、生活水一井搞定,也许是刚从北方到南方的缘故吧,很多战友水土不服,有的全身溃烂,有的在膝盖以上,腰带一下溃烂,疼痒难耐,当时我们用的最多的就是美肤水,该药水一沾上溃烂处保证你跳八丈高,但没法痛也得用。那里地势较低,只要下雨我们的营房肯定积水,唯一的好处就是鱼多,有雨没雨,只要到水沟一捞准有收获,这样的情况持续一年多。
一九八三年初我们搬到离原住处稍远一点的(振华路)上哪里地势较高,住的是竹棚加板房,我们排是加强排,全排共五十人,全部住在一间大的竹棚房内,但83年9月的那场百年一遇的台风,无情地将我们唯一的容身之地摧毁。
台风过去,我们重建家园
一九八三年九月十五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根据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深圳两万基建工程兵和其他地区的战友一样,一夜之间转变了身份,成为深圳企业的员工。
经过三十几年的变迁,你我的家园深圳已不再是当初的边陲小镇了。以下照片部分来自网络,仅供深圳老兵驿站战友对比深圳今昔。
昔日深南大道和华强北,一片黄土(华强北片区)我们称之为上步工业区。深南大道(照片由西往东方向)只是一条双向两车道的黄土路,汽车一跑尘土飞扬。
如今的深南路
如今的深南大道是深圳乃至全国有名的景观大道,白天车水马龙,晚上灯火珊阑。
昔日华强北
如今的华强北
昔日东门
今日东门
如今的东门步行街成为全国各地到深圳旅游观光客必到之处。东门老街人流如织,世界各国商贸巨头云集。
经过三十几年的变迁,我们也不再是当年的毛头小子了,我们大部分战友都已退休,但我们依然意气风发,不忘一身绿军装,不忘当年的战友、兄弟。以上照片部分来自网络,仅供深圳老兵驿站战友对比深圳今昔。
资料搜集整理:刘荣
本版责任编辑
陈庆明刘荣吴小英
想了解更多更精彩内容,请白癜风初期图片白癜风医院重庆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longarts.com/mfspp/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