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赏ldquo月季花rdquo
大家生活中对月季花熟悉不熟悉呢?
小时候,老家的院子里就种着月季,在葡萄藤架子边上,还记得我妈妈教我刷牙就是在那附近,现在一晃,已经是十几年过去了。
一家人搬去了县城,葡萄藤枯死,月季花也被拔掉,爷爷奶奶在地上种了新的柿子树和青菜,但是回了老家,还是不由得想起曾经的那几株并不太好看的月季,大概人天然就是念旧的吧。
第二次对月季花印象深,是在大学的时候,大学也是在北方读,一次去图书馆的路上,看到了路上盛开的月季花,还有一种颜色特别奇异的花,不知道是其他品种还是培养的月季变种。
再后面来到了南方,见惯了马路旁的椰子树,枝宽叶大,逐渐忘记了北方的杨柳是如何的模样,也逐渐忘了故园的月季花,似乎来到这边以后就再没见到过了。
一直到今天,读到这首写月季的诗,漂泊在外的孩子,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故园之思。也明白了古代那些羁旅行役的诗,藏了多少游子的热泪。
诗的作者是杨万里,宋代诗人中很出众的一个,在当时唐宋诗歌几乎已经遍及的小角落里,自成一家,受到了当时人们的推崇,也被后世的人们喜爱着。
杨万里的诗风被称为“诚斋体”,我们可以把它当成宋代诗风的画风,但是又有着些许的不一样。杨万里在宋诗的“平淡”之中,还带着一丝属于自然的天真活泼,语言上并不死板,而是寓哲理在欢快明朗的语言中,充满生活气息。
他对月季花的描写,亦是如此,咏物与抒情,本就是难舍难分。
腊前月季
宋代:杨万里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
开篇第一句先写月季花的季节特征,也是诗人最直接的感受。都说盛放的花朵都花期短暂,这朵花却特立独行,像是每天都沐浴着春风一样,生机勃勃的,这里我还专门去查了一下,月季花每月都会开放,花期长达两百多天。老家的小区里种着一种名叫“百日红”的小树,以花期之长著称,和月季一比,还是差了一点。
第二句描写月季开放时候的形态和色泽,用到了两处比喻,非常生动。还是花苞的时候,尖尖上已经破开露出其中鲜红的花瓣,如同一只胭脂色的细笔,而四周还被翡翠一般的绿茸包裹着,如众星拱月一般呵护着细嫩的花儿。
第三句选择了桃李、梅花作对比,这三种都是文人笔下经常出现“雅花”,而月季只是遍地都是的“俗花”罢了。然而,月季之香,独表一枝,别有一种超出桃李之外的风味;月季之傲霜凌雪,则与你所称颂的梅花不相上下,经此对比,杨万里对于月季的欣赏和赞叹更甚。
最后一句是作者自己的感受,构思巧妙。杨万里欢喜的将花折下,当作新春来临的信号,他却忘了,如今还是季冬天气。在以往的习惯里,冬天的花只有梅花,突然见到一株月季,自然喜不自胜还一些惊讶,诗人的感情至此而完整。
小时候从来没觉得月季花有多么好看,也没有注意过它会在冬天开放,而杨万里以诗人的眼光和童子的心性,向我们展现了世俗之花的美好,也给了在外的游子一个沉甸甸的寄托。
真的好想再看一眼家里的月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longarts.com/mfspp/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