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梦

最近,我邂逅了费城,它是美国的第一个首都,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三百多年来,这部美国《联邦宪法》成为其社会发展的定盘星、指南针,如被奉为神明的《圣经》。其中我们最熟知的表现,就是关于公民持枪和同性恋婚姻合法等社会问题的争讼,都是围绕《联邦宪法》咬文嚼字,希望以法律的名义给人们一个公正的结果。

美国人对公正的理解与我们并不相同。在中国人的思维中,这个词意味着让每个人的利益都能适得其所。而在美国,首先立起法律和规定的标杆,你的利益在其左,就能适得其所;若在其右,就该按倒霉处理。有件日常趣事可清晰地解读这种“法治”现象。

国际航班入境美国时,大多需要转机。在这之前,首先要经过海关审查,才能去目的地。通常情况下,转机航班的时间都很紧张,而入境的人又很多,排起队来,只能眼睁睁错过下一个航班。即使如此,也没有特殊通道,美其名曰:如果有人先行,就是对其他人不公平。如此下来,转机人就要按倒霉处理。尽管航空公司会在登机口预留改签的登机牌,但其中耽误的时间和预想不到的麻烦,只能由个人承担。这种事情在我们看来,简直就是死脑筋,但美国人就能坦然接受并严格遵守,其“法治”社会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暂不谈这种“一根筋”思想是否合理、正确,当我又邂逅了位于费城的美国第一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时,其校训:法无德不立,深深地震撼了我。

所谓法无德不立,即:如果没有道德基础,法律则无从谈起。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创始人福兰克林,是一位集政治家、科学家、作家、发明家、外交家和商人于一身的天才。他既参与了美国《联邦宪法》的起草,也将“法无德不立”嵌进了宾大的校徽里。

这真真与中国“以德治人”的传统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儒家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建立民族、社会道德标准。令人万万想不到,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又在近代被批判、声讨了百余年的传统思想,以一个“德”字的重要性,在貌似以“法”立国的世界超级大国的高等学府里,熠熠生辉。

孔子终生致力于规范、传播儒家道德理念,以达到治人、治国的目的。这是他的梦,也是一个古老的中国梦。而福兰克林这位颇具科学理性思维的现代西方人,也看到了这个大梦的必然性及合理性,将它变成了至高无上的宪法的厚重基石。

中国传统文化纵横文、史、哲三个领域,儒家思想是其重中之重。它最早的起源能够追溯到尧舜时期。数千年来,有建立者、发展者、维护者;更有曲解、糟蹋之徒。正如宋代理学家朱熹所说:异端虚无、权谋之术,乃至功名之说、众技之流,祸世诬民、充塞仁义,遮蔽了其中的大道之要。这其实就是儒家文化沦落为封建专制工具的主要原因所在。

中国的佛、道、儒思想是人类历史上璀璨的文化瑰宝,它们就像一种源代码,深奥而难以解读。又历经几千年挣扎起伏,随时都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要挽救和发展,进而为我们所用,就需要当代的文化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努力。

自今日起,我将陆续推出相关文章,把自己关于佛道儒的阅读和思考与大家分享,尽最大努力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

紫金

赞赏

人赞赏









































CCTV品牌影响力采访刘云涛
中科公益爱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longarts.com/mfszl/26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