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摄影必看电影二被称为传奇的女摄
女性摄影师的细腻,似乎标示出她们是最愿意与时间竞跑的生物。时间的印记是她们想尽方法试图掩饰的,虽然很多女摄影师在新闻、纪实、艺术等摄影方面已颇有建树,但是人们总是觉得只是个例。
其实深入社会、艺术各个层面的女性们,她们的理性与感性、刚与柔,以及她们天生的韧性,为摄影带来了新的、个性化的见解。
她们捕捉到的画面就像是一种新的语言,用作品去诠释着她们与摄影发生的反应,有观点、有深度,还有不能被忽视的硬度。而在这些刚硬中,又透露出一丝丝柔软,和每个女摄影师心中那片坚持。
1
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
豆瓣评分8.7
本片是部纪录/传记/历史片,片场90分钟,又名:安妮莱柏维兹的浮华视界/"AmericanMasters"AnnieLeibovitz:LifeThroughaLens.
安妮?莱柏维兹(AnnieLeibovitz),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这个一身朴素的长发女子却是群星闪耀的名人圈里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
她先后供职《时尚》、《滚石》和《名利场》等杂志,曾与约翰?列侬、大野洋子、滚石乐队、黛咪?摩尔、乔治?克鲁尼、朱丽娅?罗伯茨、克莉斯汀?邓丝特等名人有过近距离接触。
她的作品带有浓厚的个人印记,既承载了历史,又引起广泛的热议。关于这个风格多变摄影师的争论似乎从未停止,但她作品中所折射出来的魅力却无人可以否认。
年,安妮了获得了纽约摄影中心无限奖(ICPInfinityAwards)终身成就奖。
AnnieLeibovitz安妮·莱博维茨
“她是我们国家的时代记录者,记录我们所思所想。她捕捉到了那些名人们的态度、性格和不安全感,同时将他们人性化。”——希拉里?克林顿
AnnieLeibovitz安妮?莱博维茨(年10月-)美国著名女摄影师,是当今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在世摄影师之一,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称为“活着的传奇”(LivingLegend)。
安妮?莱博维茨以名人肖像摄影享誉摄影界,从拍摄尼克松辞职,到奥巴马竞选;从随同滚石乐队巡演,到进入《名利场》开始人物肖像拍摄生涯;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黛米?摩尔、乔丹、贝克汉姆、施瓦辛格……都曾一度成为她镜头中的主角。
她是第一个在著名的美国史密森学会的国家画廊举办影展的女摄影家。她曾经三度入围《美国摄影》“位在摄影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人”,足见其在当今美国摄影史上的重要地位,她获得了纽约摄影中心颁发的ICP终身成就奖。她是《名利场》杂志的御用大牌,是世界上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被评论家们称为“摄影师中的左拉”。
她从初出茅庐的摄影师,到名震世界的摄影女王;从日薪十万美元,到宣告破产,她的职业生涯就是一部传奇。
安妮?莱博维茨曾拿着一天10万美元的薪水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拍照。
当女王穿着全套的华贵盛装出场时,安妮突然提醒了一句:“如果您取下王冠,效果将会更好,因为这件长袍……”话还没有说完,女王就用凌厉的眼神盯着她说:“太庄重了?你以为这是什么?”尽管有些慌乱,安妮依然为女王定格了油画般完美的照片。
年的12月8日,纽约中央公园的一栋公寓内,安妮?莱博维茨为约翰?列侬(JohnLennon)与小野洋子(约翰的日裔妻子)拍下一张Lennon蜷曲身体拥抱着洋子的照片。拍完照片几小时后,Lennon被刺杀的消息便传来了。
这张Lennon最后的照片,最终成为年《RollingStone》纪念专刊的封面。这张照片让莱博维茨一举成名。25年后,美国杂志协会评选了过去40年来最佳的40张杂志封面,第一名就是年1月号的《RollingStone》。
封面人物DemiMoore,黛米?摩尔以大腹便便地全裸的姿态登上了《名利场》杂志的封面。她右手遮胸、左手捧腹,眼神凝望着前方——此前世人从不知晓怀孕的女子仍能如此性感。
苏珊?桑塔格(年~年),美国作家、批评家,著名女权主义者,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理论批评家之一。莱博维茨比桑塔格小16岁,但是她们却相守了15年,直到桑塔格年去世。
年9月5日 TomCruise与KatieHolmes的女儿SuriCruise(苏瑞)首次公开亮相,她和自己的父母登上了《名利场》杂志封面。摄影师AnnieLeibovitz花了近两周的时间捕捉小苏瑞清醒时最好的画面。拍摄了多达22页的特辑。
好莱坞明星母女GwynethPaltrow和BlytheDanner.
模特JerryHall与她的孩子。她是滚石乐队主唱MickJagger的前妻。
安妮?莱伯维茨镜头所传达的每一张人物照片,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于其他商业摄影,每一张传神的照片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她的作品有着油画般的画面质感、精致的细节、深邃的环境表现以及被摄对象强大的气场是莱博维茨恒久坚持的风格,而她的作品与她本人一样,经典隽永,终将载入史册。
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出镜。自然,清新,脱俗!(LV广告大片)
三位人类航空史上的传奇人物:SallyRide、BuzzAldrin、JimLovell.(LV广告大片)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MikhailGorbache)在阴霾的天气中,准备开展一段旅程。(LV广告大片)
《LasttraintoParis》(去巴黎的最后一班列车)
Hip-Hop歌手吹牛老爹(P.DIDDY)与俄罗斯超模NataliaVodianova合作,以自己的专辑《LasttraintoParis》(去巴黎的最后一班列车)为名,为《VOGUE》杂志拍摄了一组同名图片,摄影师:AnnieLeibovitz.
年3月刊,精彩的构图、利落的光线,摄影师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意大利宫廷画式的作品。出镜:斯嘉丽?约翰逊、汤姆?福特以及凯拉?克丽斯蒂娜(拍摄:AnnieLeibovitz)
年马克·沃尔伯格的这张经典照片,现在看来也还是那么让人着迷。或许真性情的男人才是最性感的。摄影师:AnnieLeibovitz
莱博维茨还操刀迪斯尼“百万梦想之年”(YearofaMillionDreams)童话海报,各国明星都尽数登场,星光闪耀,亦真亦幻。而这一系列照片的产生,也更加奠定了莱伯维茨在时尚摄影界、在好莱坞不可动摇的地位。
《美女与野兽》黛米?摩尔激情出演。
AnnieLeibovitz为美国奥运队拍摄了系列照片,刊登在《Vogue》上。
AshtonEaton真的在沙滩上跨过超模KarlieKloss,并非合成。
DwyaneWade及KarlieKloss的这张图片则是合成之作。
为Nike拍摄的广告片。
安妮?莱博维茨是咖啡品牌Lavazza的御用女摄影师。
安妮?莱博维茨为咖啡品牌Lavazza拍摄的广告片。
奥斯卡的舞台,舞美灯光美轮美奂,绚烂璀璨,如同超级巨星的光环,无人匹敌。席间也是衣香鬓影,绅士淑女,为着自己梦想中的小金人或激动或伤感,气氛却是一片友善谦逊。
电影界的所有阴暗面都被华美布景以及绝伦的衣裳遮掩得严严实实。这就叫做名利场吧,如此光鲜亮丽,难怪令人无限向往。
《名利场》好莱坞特辑(VanityfairHollywoodissue)就为展现这一切。这是一系列大幅三页折叠海报,开始于年,至今已17年,均出自天才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安妮?莱博维茨一直用她的镜头语言为我们诠释着何谓名利场,何为好莱坞。
妮可?基德曼、凯瑟琳?德纳芙、梅丽尔?斯特里普、格温妮丝?帕特洛、凯特?布兰切特、凯特?温斯莱特、凡尼莎?雷德格雷夫、科洛?塞维尼、索菲娅?罗兰、佩内洛普?克鲁兹.
《主妇不绝望》乌玛?瑟曼、凯特?布兰切特、凯特?温斯莱特、克莱尔?丹妮丝、斯嘉莉?约翰逊、罗莎里奥?唐森、章子怡、凯丽?华盛顿、凯特?伯斯沃茨、西耶娜?米勒.
CRUZandWOODYALLEN,TheOddCouple.
OnefilmtogetherVickyCristinaBarcelona().
NaomiWatts电影《Marnie》(艳贼)造型。好莱坞(奥斯卡)特刊。
2
寻找薇薇安·迈尔
豆瓣评分8.7
我们第二位向大家介绍的女摄影师薇薇安?迈尔也是一位非常传奇的女性,讲述她的这部影片叫《寻找薇薇安?迈尔》。和安妮的时尚与霸气不同,薇薇安给我们的感觉是非常严谨,甚至是拘束。她的人生和摄影故事也是非常的让人深省。
这是一部悬疑/纪录片/传记片,片场83分钟。
《寻找薇薇安?迈尔》获得了年第87届奥斯卡最佳记录长片提名,有影评人称,它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越了著名的名人纪录片《寻找小糖人》,这部由历史学家和跳蚤市场的常客约翰?卢夫拍摄并剪辑的作品,有着优良的影片品质和中肯客观的态度,它的节奏平稳、细节考究,数码摄影画质高清感人,在结构上双线交互,主人公与主人公的作品形成了互为解读和脉络清晰的延伸,不仅展现了薇薇安主要的代表摄影作,也再现了她本人的生活原貌、性格特点和由此所导致的,她令人嗟叹的孤寂运命。
约翰卢夫对摄影作品的敏感和细节上的追求不仅成就了伟大的街头摄影师薇薇安迈尔,也帮助他良好完成了这部传记纪录片。
年,约翰?卢夫随便出了几百美元,拍卖下了薇薇安?迈尔的大批摄影底片,在这之前,他丝毫不认识这个女人;在这之后,他才开始通过这些底片、摄影、多如牛毛的生活收集品们逐渐了解这个充满矛盾和神秘感的女性:薇薇安?迈尔。
一个终生靠打工和保姆工作谋生、下场凄凉的孤独女人;一个脾气倔强乖戾的底层女性;一个寄居在无数陌生的家庭充当保姆,却始终没有自己的归宿,就是在约翰?卢夫的发掘和宣传之下,成为了当代最具传奇色彩和美国五六十年代最有代表性的街头摄影大师。
约翰?卢夫利用自己的艺术直觉和对她的作品恰如其分的处理及精密洗印,几近完美地向我们再现了她的摄影作品。她的作品品质迷人、清晰、简洁、敏感、大部分为黑白作品;已经具备凝固时间的能量和对悲剧强大的感受力。
作为街头摄影师的她热衷于保存记忆片段和精彩瞬间,奇异地能跟镜头中的陌生人之间完成了某种互动、默契、心神上的交流与透视;薇薇安对光影乃至构图都是极度敏感和富有把握感,摄影能力被业内认可为全面、平衡、手到擒来,荣获了广泛的世界赞誉。
图为薇薇安自拍像
薇薇安?迈尔生不逢时,一生无人问津,死后却迎来了自己事业的辉煌和荣誉,这是她本人始料不及的。她作品的质量并不平衡,由于她是街头摄影师,所以拍摄场景与人物、光源都是随机出现的,她必须得跟随它们、去被动适应和迅速判断。
街头摄影师除了练就敏锐和在人群中冷静的视觉感之外,也不得不仰赖环境和机遇的恩赐。在她部分照片里,过于复杂的内容削弱了她摄影的特质和精锐。而她发挥最好的作品,往往是一瞬间的直觉、构图简洁、打光自然、中心突出,这是她的优质代表作所普遍具有的特点和品质。
在这张作品中,光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光在人物的头顶,打亮了他的头顶和后背,塑造了威严感;光源在正面也有补充,使得人物的脸部细节与情态明显、突出,再现了一个普通的街头人物在一瞬光影里那历尽沧桑的生命肌理和令人震撼的生命尊严。由于被摄人物注意到了薇薇安摆放在低处的镜头,他盯着镜头,照片因此意外拥有着强大而沉稳的冲击力和穿透力,堪称杰作。
薇薇安利用一贯低位的镜头、完美的光线乃至瞬间人物与她视线交汇和微妙的交流,创作了一张明确、富有力感和讴歌的作品,也因此展现了她街头摄影中那炉火纯青的拍摄技巧、对随机街景的果敢把握,和对生活精准且深刻的注视。
薇薇安从最初的人像摄影,开始注意到光影对于摄影神奇的作用和拍摄角度的必要性,上面这张彩色照片中,一间破旧的屋舍窗外站立的男性身影,他的背部曲线优雅、瘦削、温和的光洒落在他的身后,他似乎在不确定地望着前方。
倾向的构图有着一种从容的平衡,光晕幻化出青春的美好与思春的恍惚,右下角的青翠绿叶着重重申了这一主题,一切都显得那么遥远、模糊、清丽和寂静。好的照片能自己创造迷幻的意境,让观者不由沉迷其中——这似乎是在暗沉漆黑的时光窗外站立的,那个让人怀念的青春的背影;而胶片本身所具有的颗粒感加重了这种恍惚和模糊感。
我们能看得到他,却永远无法走近他——美好的东西似乎永远都是光芒般稍纵即逝的幻觉,他永远隔在窗外。好的照片不仅仅是为了图片好看,更重要的是它携带了拍摄者的某种思想、一些感悟。这些无形的东西被共同摄入了一枚照片中,即使经过多年岁月,我们依旧可以从照片上明确无误的看到它们、识别它们、与它们共鸣。
薇薇安?迈尔一生拍摄了大量的作品,约翰卢夫只是她的海量底片持有人之一,其余还有人持有她的大量底片。她的拍摄主要再现了美国五六十年代的繁荣和奢华之下的迷惑和不确定性、逐渐分化的阶级与底层的悲苦:身披裘皮的妇女和在夜间穿着晚礼服、走向汽车的女人。
在太阳斜照下、回望的女孩,这张照片呈现了薇薇安对光影和角度的纯熟把握,图片上部的树枝跟路面水潭上倒影的枝芽形成了构图上的平衡和呼应。薇薇安在简洁和随机的摄影中构筑统一性和冲击力(这是上乘摄影所要求的基本),有着冷寂和疏离的气质——即使身处热闹的街头,这种寂静感也溢满了整个画面,让人有说不出来的清冷感受,它原本地呈现了生命在本质上的孤独——无悲无喜的孤独。
薇薇安没有定义它,只是展现了它,不论它的寄主穿戴豪华还是卑贱,不论他们是被簇拥着还是独立,它都恒定存在着,它只是生命和社会自然和必然的一部分,是世间的常态。
晚年时薇薇安独自居住在自己曾经照顾过的孩子们为她暂时租赁的简陋公寓里,她常常独坐在社区的长椅上,神情恍惚一整天,她日渐孤寂、偏执与阴暗,出现某些认知上的怪异和混乱。残冷的岁月逐渐侵蚀了她,摧毁了她对生活的指望和生命力量。衰老的她最终因为醉医院,那是人们最后一次看见她。
人生如寄,这是对薇薇安一生精到的概括,她一生照顾了无数的孩子与家庭,充当他们的管家与保姆,一直寄住在这些人家的阁楼上、车库里。每当她达到一个家庭,她总竭力携带着自己很多箱的底片与收集品,竭力在别人的家里保卫自己的隐私,要求雇主为自己的房间加一把锁,用堆积如山的废报纸来划分自己的狭窄的地盘。因为她从未拥有过自己的家庭和房子,所以她不得不拖曳自己沉重的收藏,辗转漂泊于一个又一个别人的屋檐下。薇薇安·迈尔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怪人,孤独和漂泊是她的痛苦,也成为她摄影与思考的基础和力量来源。
对于《寻找薇薇安?迈尔》这样一部传记片来说,它成功地把讲述薇薇安的故事、展示她的主要作品和她一生联系在了一起。在这部传记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年轻时薇薇安充满活力和爱,与孩子们嬉闹打成一片;而当薇薇安步入老年时,她的精神面貌变得暴躁且戾气,会对自己照顾的孩子实施虐待,带领他们参观血腥的屠宰场,她的行为本身已超出正常的范围了。
隐没街头的摄影之神无可奈何地迎来了崩溃和凋零。拍摄过万生众相的她,也不能例外的,第一次遭遇了自己具体而无法逃逸的晚年困境。曾凝聚过无数光影并幻化光影为神奇的一位大师,自身开始在时光里萎靡散没了。
孤独这个词汇,用在薇薇安?迈尔身上是复杂的。孤独是她的宿命,也是她个人的主动选择;一方面,孤独造成了她的痛苦、封闭、不为人知和没有朋友;而另一方面,孤独塑造了她的神秘,保护了她一生创作的连贯不竭、独立思索的空间、完成了她的传奇。
她丝毫不起眼却累积到丰盛的一生,创作上的精进与哲思,对人性和社会的理解;瞬间感受力、对氛围的直觉,在光影乃至构图形式上的尝试和敏锐,都源于她离群索居的孤独生活。孤独成为了薇薇安的恩赐,是她设法获取永生的魔术。
很多人的生命是被他们的作品延续,作品携带他们的生命信息和艺术美感、爱与激情来到了下一个时代,赢得了极致的辉煌和广阔的回响,就如同活着时悲苦踉跄的梵高,这是一个艺术家的幸与不幸。
而对于薇薇安?迈尔来说,她主动选择了这种命运,她的摄影和生活本身成为了她自己隐秘的收藏,她把它们和自己都严密地归类、封存、标注、保藏——就是为了重新站立于我们面前,去展示它,去赢取,永恒。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猫微刊
感谢阅读
积极传播是对我们最大的激励图猫微刊精选百部对视觉成长有营养的电影,推荐大家认真观看,期待以亲切态度和循序渐进的启发方式,为大家深入探索自由的真义、人与世界的关系、情感的根源、人类根本的改变等等画面,开始思考我们自己正在观察、捕捉的画面,一起享受摄影、享受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原文?,寻找您身边的云摄区~
图图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longarts.com/mfszl/3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