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生有多简单
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宾夕法尼亚大学王学姐提供
(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前言申请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说难也难,毕竟宾大作为美国的顶级名校,每年都有很多同学挤破了头想去上,申请极其激烈;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你各个方面足够优秀,具备别人没有的申请优势,成功被宾大录取其实也没有那么难。
我作为一个成功拿到宾大硕士项目offer的过来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申请经历以及留学经历,给题主提一些建议,希望可以让你对留学这件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有计划地进行,如你所愿拿到理想大学的offer。
背景简述在年8月,我从美国普渡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毕业,GPA成绩为3.8分。因为是美本,所以在申请硕士的时候,享受了免托政策,只考了GRE,GRE成绩为++4.0分。
最后成功被宾夕法尼亚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匹兹堡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以及康奈尔大学纽约校区工业工程专业录取。
在高考之后,我选择直接去美国留学读本科,年的1月8号,我开启了我的留学之路。之所以出国读大学,主要是因为我在年6月的高考中发挥失常,和自己的第一志愿失之交臂,因为不甘心复读,又不想降低标准读第二志愿,综合考虑我选择出国读书。
6月到8月,2个月的专心备战雅思,成功拿到了4个7.0分的雅思成绩,达到了语言成绩的申请门槛,于是便立即联系中介,着手准备出国留学。
在年年底的时候,我也考虑过,到底要回国工作,还是继续留美读研。
在搜集信息,进行比对的过程中,我发现国内很多企业的招聘要求都有所提升,一些名企的岗位渐渐从本科学历,提升到了硕士或者博士学历。虽然我带着海归光环,但是我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我拿着本科的学历回国,虽然可以熟练掌握英语这个第二外语,但仍旧没有任何优势,毕竟国内很多大学的同学也可以讲出一口流利的英语。为了更好的发展,我选择继续留在美国读研。
确定要读研之后,我就即刻联系中介,开始准备研究生的申请。
我希望题主对自己的未来要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要提前规划。比如说我,我在年年初的时候入学,在年,也就是毕业的前一年,我就已经开始思考我毕业后要如何发展了。
留学这件事要提前思考和确定,因为你需要一个充分的准备时间,去刷成绩,提高自己的软实力。如果你在大四的时候才想到留学,各方面都么有充裕的时间去准备,在准备期间就会手忙脚乱,很可能会出现不管是成绩还是软实力,都无法达到你最优的状态。最后导致只能申请到自己并不满意的大学,如果去上的话,你学到的东西对你未来规划的帮助未必会很大。如果不想去上的话,还可能会需要重新Gap一年,多浪费一年的时间。
所以了解一定要趁早,确定一定要趁早,准备也一定要趁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MarchinGrandCanyon选校定位我的本科专业是工业工程,在本科在读期间,也学了3门到4门的经济学课程,接触过差不多5种左右适用于不同工程领域的编程语言,比如说在电子方面的基本语言C以及在生物方面经常用到的matlab,这些都有所涉猎,虽然不是大神级别的人物,但是基础还是比较扎实的。
工业工程其实是个比较灵活的专业,也是因为专业性质的原因,因此在研究生项目的选择上,选择范围也比较广,灵活度比较高。
在选择学校之前,我和我的导师沟通了很久,前后大概针对选校这个问题上沟通了2个月。毕竟这关系到我未来硕士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在选择上我还是比较谨慎的。
学校第一?还是专业第一?
在和导师一对一沟通的时候,我渐渐发现自己对想要就读的专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虽然确定了大方向是工业工程,但并没有细化到具体选择哪个分支。最后,我打算在选校这个问题上,坚持“学校优先于专业方向”这一原则。
这个问题也是需要题主在选校时所注意的,如果你的能力够强,而且有理想大学的理想专业想要申请,那自然最好。但如果针对这两个问题,你没有一个明确的倾向,那么一定要在选校之前,明确选择的原则。
当然,如果你在申请硕士项目之前,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申请方向,而且也希望可以继续在这个方向深造,那么我建议你在选择时候,可以专业优先于学校。换句话说,在选校的时候,其实没有必要单纯依靠学校的综合排名去选择,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专业方向中,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学。这样的选择原则,可以让你快速地排除一些不适合你的大学,缩小你的选择范围,避免在选校上浪费太多时间,后续的offer选择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筛选模式进行选择。
举个例子,题主如果你对航空航天这个专业方向比较感兴趣,那么可以从USNewsReport的专业排名发现,普渡大学和乔治亚理工大学在大学的综合排名上并不是很靠前,但是在航空航天这个专业的专排上仅次于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加州理工大学,比排名第12名的康奈尔大学,排名靠前了好几名。
如果有明确的方向,还是想多注重一下学术水平和学术资源会更好。如果题主你在申请的时候,跟我一样,并没有清晰的申请方向,还需要探索的话,那么我建议采用“学校优先于专业”的原则。换句话说,主要参考大学的综合排名,按照排名顺序从上到下,尽可能地申请名校。
课业类?研究型?
美国的研究生分为两种,一种是课业类硕士,还有一类是研究型硕士。所以在选择项目的时候,不仅要选择学校和专业,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硕士类别。
什么是课业类硕士,什么是研究型硕士?
课业类硕士,在科研项目上对学生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只要你修够了学分,成绩达到毕业标准就可以毕业,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偏实务型教学;
研究型硕士,需要学生做一定的科研和实验,会指定导师带你进行学习,在入学之后会确定科研方向,在毕业之前,要提交毕业论文,完成毕业答辩,同时成绩达到学校要求,才可以毕业。
如果题主是打算读博,又感觉本科直博难度有些大,可以选择研究型硕士作为读博的跳板。因为绝大部分的研究型硕士都可以在就读期间,和自己的导师申请转读博士的,只要你成绩不错,给导师留下的印象很好,还是很有希望的。
不过课业类硕士如果想读博士的话,一方面你要能找到愿意带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另外一方面你要可以找到合适的转博渠道,不同的导师要求不同,有些导师和学院并没有开设课业类硕士转博的渠道,之前读过的2年课程可能会作废,你需要重新读博士,读完查不多需要5年到6年的时间。所以题主在选择之前,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申请需求,避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学校位置的选择
当你确定了选校原则之后,接下来需要考量的因素就是学校位置了。学校的地理位置还是很重要的,题主一定要重视。
很多同学在第一次申请留学的时候,会忽视学校位置这个方面。很多同学感觉,我是去读书的,和学校位置有什么关系,我只要好好学习,在哪里都是一样。
其实不然,地理位置还是很重要的,如果题主有毕业后留美的打算,或者想要在美国找实习,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让你比别人多很多机会。
空口无凭,我就拿自己的经历举个例子吧。
我的本科是普渡大学,位于美国中部的一个城市——印第安纳州的西拉法叶,这个小镇上的人大部分都是教职工和学生,周边最近的大城市是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学校到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大概需要驾车一个小时左右,第二近的大城市是芝加哥,驾车大概需要三个小时。
我硕士是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的,位于美国东部的一个大城市——费城。
我在小镇上生活过,也在繁华城市里生活过,两段不同的生活和学习经历,让我学校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劣势有了很清晰的对比和认知。
第一,小镇和大城市的生活,有很大的差异。
本科期间,学校位于一个小镇上,对于国内很多同学,尤其是从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出来的同学,刚到的时候肯定会不适应。因为美国的公共交通并不是特别发达,在小镇上更是如此。在西法拉叶生活,如果你没有车,或者你不会开车的话,去最近的大超市(比如说沃尔玛)采购,你要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如果你想去附近唯一的商场的话,因为没有公交车可以直达,你只能和同学拼车或者自己打车去。
硕士期间,费城明显要比小镇上便利很多,学校本身就在市区,想去超市的话,走路几分钟就到了,坐十多分钟的公交,就可以到商场。不过虽然生活很便利,安全上也存在一定的隐患。
我想题主肯定对美国的治安有所耳闻,美国的大城市普遍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一些危险的地方连本土的当地人都不会去。晚上10点之后,尽量不要自己走在街上,不然很可能会出现意外。但是在小镇上就很少会出现这种问题,因为居住的人员相对比较固定,不是学生就是教职工,而且整体素质较高,就算是凌晨,你自己在街上压马路一般也没什么问题。当然话也不能说的那么绝对,不管在哪,太晚了最好都不要出去瞎逛。
第二,大城市在实习和工作方面,有更多的机会。
每个大学每年都会有两次招聘会,很多美国的名企,比如说苹果和微软此类企业,会安排负责人到各个大学进行宣讲、招聘和面试。名企的招聘上,其实差别不大,只要你的大学有强有力的校友资源,不管学校处于大城市还是小镇,在名企的实习和工作机会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名企之外的小公司的工作机会,大城市会明显多于小城市。有一部分的小公司或者还在创业阶段的公司,会选择在大城市设立办公地点,一方面便于招商引资,另一方面方便收纳人才。在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会给一些在校的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基本上都是在公司周围的大学选择候选人,如果你在实习期表现得很好,公司后期发展也不错的话,也会在你毕业的时候,考虑转正,当然这些都是后续的事情。
题主如果只想去名企实习或者工作的话,那么地理位置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并不是名企情结,希望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实务经验,多尝试不同类型公司的工作,比如说创业公司,那么我还是建议你选择一所地处大城市的大学。
选择适合自己的不用层次的大学
前面的因素都考虑过了,我想题主应该已经确定了一个大概选择依据,接下来就是最后的选校清单确定,我建议是选择6所到8所就可以了。
个人感觉没有必要选择太多,因为不同的大学要有针对性地申请,申请的大学太多,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耗费你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浪费申请费。当然也不要申请得太少,范围稍微大一点,也有备选的方案,不要孤注一掷死磕一所大学,万一收到了拒信就没有办法如期去读研究生了。
建议题主在选择时候,先和导师介绍一下自身情况,比如说GT成绩,GPA成绩以及过往的各项经历,以便于你的导师根据以往的录取经历,帮你推荐几所不同档次的大学。
普遍在选校的时候,我们都会按照三个档次进行申请。
第一档,就是女神校级别的大学,也就是梦校,你十分想去读,但是可能会以内自身能力和录取要求有一定差距,所以并不能保证可以高概率录取,不过仍然可以尝试一下的大学;
第二档,就是主申级别大学,此类大学的录取要求和你的自身实力想接近,本身想去的意愿相对较大;
第三档,就是保底级别的大学了,你的自身实力要高于此类大学的大学,被成功录取的把握较大,本身你也想去的大学,是一类作为候选的存在。
对于美国的大学,每年都有两次申请的机会,不过春季申请季的项目数量要比秋季申请季少一点。如果题主第一次申请没有拿到offer,可以再等半年重新申请。不过很多大学都会保留申请记录,如果第二次申请时,你的各方面能力和第一次相比没有较大的提高,可以成功申请的概率仍旧很低。
所以我建议题主在申请的时候,按照三个档次分别进行申请,能申请到女神校那是最好的结果,申请不到,至少尝试过也不会留有遗憾,同时还有备选大学可以选择,不会发生没有offer,需要Gap半年到一年的尴尬情况。
我在确定申请清单时,因为是很早之前就开始准备了,所以时间也比较充裕,前后大概综合比对了2个月,最后才确定下来申请清单。题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安排和选择。
文书准备文书应该属于留学申请中很关键的一部分的,文书的出色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你是否能拿到理想大学的offer,接下来,我们针对文书这一部分来分析一下。
PS
确定好了申请清单,就可以开始准备PS,也就是个人陈述了。
美国其实并没有什么固定的PS模板,毕竟这个国家是个崇尚多元化的国家。网上有很多老师都会说万能模板,但我并不建议题主使用模板,更不建议题主一份文书走天下。招生官每天都会看很多PS,是不是模板,他们一眼都能分辨出来,在申请的时候,都使用模板投机取巧,没有花心思去准备,又如何说服他们你就是这个项目和专业最适合的候选人呢?
其实不用模板照样可以写出很不错的PS,只要你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表现出来,同时向招生官表现出你对申请项目和大学的热情,这就是最好的PS。
我之前在撰写PS的时候,本科期间没有实习经历,所以在实务经验方面是比较欠缺的。但是我有和两位学校教授一起做项目的经历,因此在撰写PS的时候,我侧重突出了我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以此来弥补我的短板。
PS说到底就是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向招生官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你和其他申请者相比有哪些别人达不到的优势,直接在文中直截了当的展示你的闪光点就好。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缺乏实务经验,我在PS中一点都没有提实习,一直都在写我的项目经历,我是如何跟着教授做项目的,又是如何对工业工程这个专业产生兴趣的,在项目的进行和了解中,我对工业工程这个专业有哪些深入的了解和探索,最后我取得了哪些成就等等。除了项目之外,我还提到了我曾经和教授项目组联名发表过论文。
总之,在撰写PS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侧重突出你的优势,以此来获得招生官对你的认可。
CV
就像刚刚说的,我在本科期间没有实习经历,如果就这样提交CV,肯定没有申请优势,我选择在CV中主要介绍我之前参与过的项目经历。不过如果题主具备丰富的实习经历的话,我还是建议你多写一些实习经历,CV的撰写上尽量不要把侧重点放在科研经历上。
我的PS和CV还是有一些重复的地方,其实这样并不是很好。题主要学会在可提交的有限的材料中,最大化最全面地向招生官展示最优秀的自己。
推荐信
因为我是美本,所以我的推荐信基本上都是我本科的教授写的。国内大学的很多教授,都是让学生写好推荐信初稿,然后教授在初稿的基础上修改,最后在发给申请的大学。美国的教授普遍都是自己写推荐信,写完就直接发给目标大学,学生不会知道她写了什么内容,就算和教授提了如何写,也很少有教授会听。对于美本的同学而言,选择一个合适的推荐人十分重要。
我个人感觉,一个对你不是特别了解你,但是有时间撰写推荐信,同时平时做事教学认真负责的教授,要比一个对你十分了解,同时也很认真,但是平时事情很多,空闲时间很少的教授要好一些。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撰写推荐信真的是一件很花时间的事情。
一般推荐信的流程都是,在申请过程中,你先提交推荐人的名字和邮箱,然后教授会收到目标大学的邮件,需要注册申请账户,进行推荐信的环节。
有些大学和项目会罗列一些选择题,让教授先通过选项对你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价,然后在按照要求的格式提交推荐信呢;有些大学会直接让教授提交推荐信。
但是不管是那种方式,耗费的时间都不少。所以对于美本同学在推荐人的选择上,如果打算找那种知名度和声誉很高的教授,一定要早些联系。因为很多都希望找知名教授去写推荐信,你如果找的迟了,教授可能已经答应很多同学帮他们撰写推荐信了,有些特别忙的教授甚至可能会拒绝你,因为他的时间不充裕,没有办法帮你写出一封好的推荐信;有些教授虽然会答应你,但是后期时间忙不过来,推荐信的质量会相应的打一些折扣。
我们看不到推荐信的内容,所以这些细节都是无从知晓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选择比较靠谱,认真负责且时间充裕的教授。
网申上述的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了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网申了。网申这一步骤和其他步骤相比,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按照学校的要求提交材料即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大学和项目,所需要的材料会各有不同,比如说艺术类的项目,会要求申请者提交作品集;工程类的项目,会有数学测试。希望题主对申请项目的材料要求仔细阅读,每个申请表都是认真填写并提交。
我申请的工业工程这个专业,在网申的时候,并没有太特别的地方,就是正常的填写个人的基本信息,GRE和学校成绩即可,同时提交CV、PS以及推荐信的具体信息即可。
面试提交网申之后,就是等待offer了。
有些大学会在发offer之前,安排一轮面试,比如说我之前申请的康奈尔大学的工业工程运筹学专业,就会进行Skype面试。
面试的时长大概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不等,题目一共有四道题目,前两题是统计的概率问题,会通过Skype的Message功能发给你,你算完之后,直接告诉面试者答案即可;后两题的编程语言的相关问题,我面试的时候,一道题是关于MATLAB的ifloop,还有一道题是关于R的whileloop。题目会通过Skype发给你,你不需要对所有的段落进行完全的修改,你只需要口头上和面试官说出你感觉编写有问题的地方即可。
答题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但是如果你能力很强,可以在短时间内搞笑地完成,肯定会给面试官留下个不错的印象。
所以我个人建议,题主在提交完网申之后,最好去网上或者找有过留学经验的前辈咨询一下,看看你申请的项目是否会安排面试。如果会的话,最好在等待offer的过程中,提前准备面试,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随时做好接受面试邀请的准备。因为面试一般都是在提前一周或者提前几天给你发邮件,通知你面试,如果临阵磨枪的话,可能会准备得不够充分。
关于系统工程说了这么多,我还没有介绍我的硕士专业——系统工程,接下来我会针对我的硕士专业简单说几句。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系统工程专业,通过我对身边录取的同学的了解,我发现最后录取的每个美本同学都有自己的特点。
比如说,有的同学GPA只有3.0分,但因为具备丰富的实务经验,曾经自己独立管理过公司,最后拿到了offer;有的同学其他经历相对缺乏,但是GPA很高,达到了4.0分,最后也成功被录取。因此,录取的原则还是比较多元化的,相对比较灵活,只要你可以形成自己独到的优势和特色,还是有机会拿到offer的。
系统工程属于一个两年制的课业类项目,毕业前需要修完项目要求的4门专业必修课,3门专业选修课以及3门非专业选修课,同时以上学科均取得了及格以上的成绩。项目选修课程表比较多元,选择范围比较广,课业的灵活度很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喜欢的课程,比如模拟、优化以及随机过程,甚至沃顿的经济学都可以选修。
总结写到这,已经快接近尾声了,最后来总结一下我的留学经历吧。
我的留学生涯还是比较长的,美本和美硕,在美国的这些年,我感受了很多之前在国内没有过的生活和学习体验,开拓了眼界和视野。
比如有些同学会在假期的时候去非洲做志愿者,有些同学是辞掉工作来读研究生深造,还有些同学和我一样,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进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学习,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人生的无限种可能性。
希望题主也可以成功申请到宾大的offer,来到美国这个多元化的国家,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ExamReviewLectureonEngineeringEconomics(requiredcourse)以上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分享,有问题,欢迎来平台找学长学姐们咨询~
AdmitWrite,知名互联网留学平台,留学界的Uber,已有超过名世界名校学长学姐入驻,实现美国TOP30,英国G5,澳洲八大等多个地区全名校覆盖。不管你是申请人文社科/商科/工科,还是申请理科/艺术/法学,在平台你都可以找到同专业名校学霸辅导。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longarts.com/syff/5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