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HI杀菌剂家族中的掌上明珠氟唑菌

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氟唑菌酰羟胺是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其具有分子结构新颖、杀菌活性高和广谱等特点。同时,该类杀菌剂与经典的苯并咪唑类、三唑类和甲氧基烯酸酯类农药作用机制不同,不易产生交互抗性。

作用机理

氟唑菌酰胺的作用机理,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通过作用于病菌体内,连接氧化磷酸化与电子传递的枢纽之一——琥珀酸脱氢酶(SDH),导致三羧酸循环(TAC)障碍,阻碍病菌能量代谢,进而抑制病原真菌孢子的萌发,芽管和菌丝体的生长,导致病菌死亡,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优秀的杀菌剂。

氟唑菌酰羟胺结构式

氟唑菌酰胺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非常优异的内吸传导性,可以传导至植物体的各个部位,但是其在在植物体内移动较慢,正因为慢,所以它的保护效果更好,持效期更长!作物一个生长季节用上两次,基本上就很少生病,管理更方便,减少用药和用工成本,减少损失。

氟唑菌酰胺化合物特点

据了解,在所有化学类型的产品中,氟唑菌酰羟胺对叶斑病和白粉病活性最高,而这两种病害是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病害;对难以防治的由葡萄孢菌、核盘菌、棒孢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高效,这些病害的发生会造成葡萄、花生和马铃薯等作物严重减产;防治谷物上由镰刀菌引起的病害,如赤霉病等,是目前SDHI类杀菌剂中唯一高效防治赤霉病的药剂,并能显著降低DON毒素;而且具有植物健康作用,提供持久的绿叶保持作用,保叶更保穗,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花生叶斑病

同时,氟唑菌酰羟胺在广谱、高效、持久、稳定等4个方面表现突出。

第一,广谱。氟唑菌酰羟胺上市以来,已在全球多种作物的0多种病害上获得登记。其分子中独有的N-甲氧基结构,使其对灰霉菌、镰刀菌、菌核菌等均表现出优异的活性,打破了传统SDHI类杀菌剂的界限,能够防治除卵菌、细菌以外的60%的作物病害。

甜瓜白粉病

第二,高效。化学结构中特有的吡唑酰胺基团,带来更高的抑菌活性,对于灰葡萄孢菌、禾谷镰刀菌和壳针孢菌的防治活性,与同类杀菌剂相比,活性最高可达8~0倍,防病更彻底。

第三,持久。化学结构中的亲脂基团,能够与叶片蜡质层快速紧密结合,施药后6小时80%进入叶片蜡质层,同时有少量进入植物体内,保护性更好,从容应对各种外界环境,保证更持久的防效。

第四,稳定。优异的耐雨水冲刷能力,施药后1小时进行雨水冲刷,有效成分持留量比常规药剂高~5倍,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稳定。

赤霉病造成的小麦白穗

氟唑菌酰羟胺与其他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无交互抗性,是全新的小麦赤霉病抗性管理工具。

国内登记状况

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我国目前登记的氟唑菌酰羟胺产品共有7个,包括2个原药和5个制剂,其中单剂2个,混剂个。具体情况如下:

目前已登记作物有小麦、柑橘树、油菜、番茄、芒果树、花生苹果树、草坪、草莓、葡萄、西瓜、观赏月季、香蕉、马铃薯、黄瓜共计15个作物上的多种病害。

专利情况

PCT专利:WO206700,申请于年12月1日,年11月0日到期。

欧洲专利:EPB1,申请于年12月1日,年11月0日到期。

美国专利:USA1、USB2,申请于年12月1日,年12月1日到期。

中国专利:CNB,申请于年12月1日,年11月0日到期;发明名称为:作为杀微生物剂的新的吡唑-4-N-烷氧基甲酰胺。

前景

氟唑菌酰羟胺低毒、对环境安全,药效持久、稳定,可作为目前常用的三唑类等杀菌剂的替代或交替使用药剂,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在所有化学类型的产品中,氟唑菌酰羟胺对叶斑病和白粉病活性最高;对难以防治的病害,如葡萄孢菌、核盘菌和棒孢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高效;还突破性地防治谷物上由镰刀菌引起的病害,如赤霉病等,而且,氟唑菌酰羟胺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收益。同时,氟唑菌酰羟胺分子中不仅继承了目前高效SDHI类杀菌剂中的吡唑酰胺基团,而且成功引进N-甲氧基结构,从而赋予产品非常广泛的杀菌谱,可应用于多种作物,防治0多种主要病害;尤其是突破性地防治由镰刀菌引起的病害,如小麦赤霉病等,并具有显著的降毒素功效。氟唑菌酰羟胺是目前唯一登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SDHI类杀菌剂。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longarts.com/syff/86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