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在外,该怎么补涂防晒霜一堂易上手
前几天我们工作室放假期,娘娘趁机去大凉山邛海玩了一圈。
大致的行程是这样的:
开车。
开车。
开车。
开车。
开车。
开车。
邛海。
开车。
开车。
开车。
开车。
开车。
开车。
高海拔气候最大的挑战就是从路面、车漆、反光镜等四面八方弹射而来的紫外线妖精们想要"杀死"你的脸!
要想在旅途中做到毫发无损,防晒至关重要!
可是问题来了,出门前擦了防晒,出门在外还需要补擦防晒吗,该怎么补?
娘娘之前写过午睡之前,要卸妆吗?这可能是个逻辑问题。对,我曾经认为这不就是个习惯问题吗,有什么道理可讲呢。
可是后来我发现不明就里的人实在太多,我开始理解"疑问即痛点"这个道理,越简单的疑问越蕴藏机遇。
类似的疑问还有:
乳液和面霜,是否需要一起用?
面膜之后,还需要用精华吗?
卸妆后,还要用洗面奶吗?
用了免洗面膜,还需要洗脸吗?
防晒应该在彩妆前还是后?
零毛孔的肌肤,可以不长痘吗?
......
这些疑问被不少化妆品公司用来取之于民,而用于民。
每一个疑问孕育出新的产品痛点,并成就新的需求(生产决定需求)。
卸妆后,还要用洗面奶吗?催生了卸妆+洁面二合一洗面奶。
化了彩妆该怎么防晒?催生了具有防晒效果的彩妆。
面膜之后还需要用精华吗?催生了号称面膜的精华,以及号称精华的面膜(就不能好好做自己吗?)。
其实娘娘想说,对皮肤而言,不是每个痛点都是重点。
梳理产品的属性和特点,或许可以帮你读懂你的皮肤真正需要什么。
说回防晒。
几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如下:
1)补擦防晒的时候,还需要洗脸吗?
思考方向:
a、防晒发挥理想功效的前提是要在皮肤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覆盖,若影响这种状态则会使防晒效果大打折扣;
b、未经清洁的皮肤会有一些污物的残留,影响补涂的防晒成分连续均匀的铺展效果。
结论:
补涂防晒确实有必要保证皮肤表面的干净和均匀,但这就一定意味着要大动干戈的卸一次妆吗?
娘娘认为这个问题,一方面属于个人的卫生习惯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可以有偷懒的技巧。
例如,准备一块压缩毛巾,沾水后拧干(比毛巾更易拧干),轻拭面部擦去分泌的油脂和沾染的污物,随后补涂防晒即可。
当然也可以防晒之前补擦一些保湿产品,whatever。
2)擦了防晒,还需要补涂吗?
思考方向:
a、每瓶防晒都有理论的SPF或PA值,可以有效抵挡数小时的紫外线伤害;
b、SPF和PA的计算条件是十分理想的,例如紫外线条件不发生改变、皮肤环境恒定(无汗液、液滴等影响)、未施加其他的护肤品或彩妆(防晒发挥理想功效的前提如前1)所述)等;
c、防晒产品的实际防晒效果是短于理论时长的(上述讲了测量条件十分理想,现实却达不到),相应降低对防晒时长的预期。
结论:
如果出门前涂抹了spf25的防晒(理论防晒时间为皮肤不涂防晒能够自然抵御紫外线的时间15分钟*25倍防晒时长=分钟),考虑到各种因素影响,实际防御紫外线时间可能只有3-4个小时,那么根据你的行程,有必要选择在防晒失效前进行补涂。
选择PA值的话同样,PA+则需要更频繁的补涂,PA++++则更能适应长时间的户外活动。
3)擦了spf25和spf35的两款防晒产品,是否可以获得spf60的防晒力度?
思考方向:
a、如果叠加有效的话,你擦两次spf15的岂不是得到了spf30的防晒效果,那么为什么市面上还有那么多不同倍数的防晒产品呢?
事实上,防晒效果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取决于防晒功效更强的产品效果。一款spf25的防晒,和一款spf35的防晒叠加,最终的spf值依旧是35。
4)化了彩妆,该怎么补擦防晒?
思考方向:
a、很多彩妆也有spf值,相同spf数值的防晒和彩妆,理论上抵御紫外线时长和效果一致;
结论:
既然粉底液等彩妆有防晒效果,为什么一定要补擦防晒,而不是考虑补涂粉底呢?实际上也可以啊!
理清化妆品产品属性和特点并不复杂,就是你在使用一件产品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我会需要这个产品?
为什么需要把它加入到我现在护肤的步骤里来?
为什么没有更简单的方式代替它?
或许这样,能够帮你更好的理解护肤品本身的价值。
同时,也可能帮助你收获更多。
1)不容易过度护肤。
例如有些人的护肤顺序是:洗脸、肌底液、水、精华1、精华2、眼部精华、眼霜、乳液、面霜、防晒、隔离、BB、粉底、散粉......
(换我擦完这些肯定累的都不想上班了)
实际呢,肌底液和精华液同源同根,娘娘认为只要精华满足皮肤功效需求的情况下,有1-2款足矣,肌底液完全可以省略。
肌底液被妖魔化最厉害的是"帮助后续护肤品深度吸收",想想你护肤品里面的成分可不见得都是"良民",打开大门的同时谨防有些"坏家伙"趁虚而入。
2)不会屯一大堆用不上的护肤品。
很多人把水、精华、乳、霜当做护肤四大法宝,认为只有全部擦上脸才叫护肤做全。
殊不知乳和霜只是形态不同,本质一样,都起到保湿的效果。
乳和霜的本质差别不在于谁油多油少,只是铺展性不同罢了。
(霜的固态油脂比乳多)
所以,乳液和面霜,是否需要一起用?
正确答案是在保湿足够的前提下,二选一即可。
3)对皮肤永远只做对的事。
例如还是有不少人搞不清楚面膜用后还需不需要正常护肤。
其实只要搞清楚面膜用完是否要需要洗脸(再次护肤的前提),以及面膜是否具有保湿作用(保湿才是护肤的最终目标),问题就迎刃而解。
所以正解通常是,如果面膜里含有刺激性的抗菌成分(如甲醛释放体防腐剂或种类繁多的防腐剂),建议还是清洗面部后正常护肤(面膜的使命到这里已经完成,不用可惜冲洗掉精华液)。
如果一款面膜里面不含油脂,那么它仅能作为补水产品,不能代替保湿更好的乳液和面霜,那么势必需要再进一步护肤。
4)用少量产品发挥更好的效果。
其实你只要搞清楚,所有的污物都有水溶性、脂溶性、不溶性三种特征。
那么就好判断,只有不溶于水的脂溶(或油溶性)污物才需要借助洁面产品清除,其他的通过水洗就能洗掉,这个问题就简单易懂了。
卸妆油、卸妆水(清洁脂溶性污物力度较小)、卸妆膏霜等都有很好的"去油/脂"效果,再借助产品里面的乳化剂让产品本身遇水化水,最终跟随水溶性或不溶性污物一起被水冲走。
那么你还加那道洗面奶干嘛?
皂基洗面奶或者皂,更是恶化皮肤脱脂力度,造成角质干薄易敏感。
5)树立接地气的护肤观念。
零毛孔的完美肌肤,无痘无油光,这几乎是每一位皇后的理想。
但是换句话说,没有毛孔的肌肤,还怎么让你的皮脂腺"排泄"通畅呢?
长痘不是势在必行么?
很多人跟你们讲配方,讲护肤,讲科技,讲产品,却没人跟你们讲过护肤逻辑的重要性。
可是娘娘遇到的问题皮肤中,自己作死的真的比被人祸害的多。
已知的干货不足以填满那么多害人深坑的时候,就得自己学会判断了。
-END-
授权转载自:遇道天然TAAONATURE
ID:yudaotianran
"遇道天然TAAONATURE",由国家一级化妆品配方师TaaoNature娘娘亲自执笔撰写,深度解析热门护肤品产品成分,问题皮肤案例解析,以及化妆品行业内的林林总总。代表作《没钱买好的护肤品?那就别乱花钱去洗脸》、《药妆护肤品:痘痘肌的救星?》等
遇道天然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longarts.com/syff/3807.html